我就讀的龍安小學位于臺北市大安區(qū)的新生南路上,與臺大比鄰而居,是一所擁有八十年歷史的老學校。
一進到校園,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做表情莊嚴的孔子銅像,這座銅像歷史悠久,是日據(jù)時代的日本校友贈送給母校的。銅像上寫著:<萬世師表>四字,是希望龍安的老師能全心投入于教育,因材施教,而學生也能在師長的敦敦教誨下,努力向學。師生間能和諧相處,教學相長!
臺灣藍鵲是臺灣的國寶,而龍安的校寶是什么呢?那就非紅樓莫屬了。紅樓是唯一一座從龍安建校初就擁有的建筑,這座由紅磚所建成的建筑物非常堅固,即使經(jīng)過二次世界大戰(zhàn)無情的轟炸,和九二一大地震劇烈的搖擺,依然屹立不搖,聳立在此。紅樓記錄著這八十年間學生的歡笑,老師的教誨學校的大小事,幾乎等于是龍安的記事本,所以說古色古香的紅樓是龍的特色,一點也沒錯。
紅樓旁是一條一百五十公尺得跑道,跑道中設有兩個足球門。下課時,常可看到同學們在那里開心的踢球,當球被踢進球門時還會發(fā)出雀躍的歡呼,露出燦爛的笑容,操場上不實呈現(xiàn)一片生氣勃勃的景象,每個人都活力充沛。只可惜,現(xiàn)在因為怕學生不慎受傷,校方已將球門撤離,于是在操場上踢球的經(jīng)驗也成了我美好的回憶,令我常常在腦海中回蕩著踢球時的歡笑聲與輸球時的嘆氣聲。日記100字 qdbyfx.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在龍安的七年,我擁有許多珍貴的回憶,這些點點滴滴都令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未來即使我畢業(yè)了,也一定會再回來龍安回憶在學校時,所有美好的曾經(jīng)。
本文語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