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文字幕高清字幕mv,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真人与拘做受免费视频,亚洲综合人成网免费视频,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首頁 > 作文 > 正文

龍門石窟(小學(xué)四年級寫景作文400字)

發(fā)布時間:2025-03-16 12:17:01 作者:iloveyou點擊:544℃
Tips: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或下一篇

【第1篇】

今天天氣晴朗,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河南省洛陽龍門石窟玩。爸爸告訴我,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的時候,分布在伊河兩岸峭壁上,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后來,經(jīng)過北魏、隋唐至宋朝,連續(xù)大規(guī)模營造了400多年。

還沒有走到石窟門口,我就看到了一座很漂亮的大橋。爸爸說這是龍門橋,連接?xùn)|山和西山兩處石窟。走進西山石窟景區(qū),我首先看見了賓陽三洞,導(dǎo)游介紹說這個洞前后用了24年才完成,是開鑿時間最長的一個洞窟。洞里有11尊大佛像,窟頂上雕有飛天,我覺得很漂亮!

然后,我們到了萬佛洞。洞中刻滿了小佛像,很多佛像只有幾厘米高,導(dǎo)游說這里共有1500多尊。我聽了以后,感覺真多呀!古代的人能雕刻出這么多精美的小佛像,太不容易了!

最后,我們來到了奉先寺,它是龍門唐代石窟中最大的一個。據(jù)碑文記載,此窟開鑿于唐代武則天時期,歷時三年。石窟正中的盧舍那佛坐像為龍門石窟最大的佛像,身高17.14米,頭高4米,耳朵長1.9米,特別雄偉壯觀!

看了這么多佛像,我十分佩服古代人的雕刻水平,真是太棒了!

【第2篇】

考完試,我和爸爸媽媽就開始計劃這個暑假到哪去玩,在電腦上,查到了龍門石窟是中國石刻藝術(shù)寶庫之一,還是國家5A景區(qū)呢!它經(jīng)歷了北魏等等的朝代,用了100多年的歷史才建造成功。過了這么長的時間還有10萬多尊造像,碑刻題記2800余品……看了這么多,我好想去那里看看,所以我們一家就決定去龍門石窟游玩。

坐了3個小時的車,終于到達了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我一下車就像出了籠的小鳥一樣跑(飛)出去,催爸爸快點買票。進去后看到一座大山正面光禿禿的只有許許多多大大小小的窟窿,里面都是佛像,真如電腦上說的有10萬多尊。我走上樓梯飛快跑到這些窟窿前面,仔細一看,這些佛像刻的好精致呀??!每個佛像手豎著放在胸前,兩邊還有一些小將在那站著,可能是在保護大佛吧。

我們走到中間時,看到了震憾的盧舍那佛。它高17.4米,頭高4米。它的眼睛目視前方,臉上有微微的笑容。它雙腿盤起來坐在那,我想:它坐著是的7.14米,那站起來要多么高呀?。∵@尊佛像高大,表現(xiàn)了佛國的祥和、雍容大度,這個最大的佛像太震憾,讓我都用詞語無法形容。

龍門石窟的景色讓人震憾!也不知道很久以前的人是怎么把它們刻的栩栩如生。我要謝謝(他)它們給我們后人留下了一個如此壯觀的景象!

【第3篇】

從語文書上了解到,龍門石窟被列入《世界遺產(chǎn)名錄》,我十分向往。寒假里,我終于有機會去游覽龍門石窟。

站在山上遠眺,看見全是洞窟,真是星羅棋布,密如蜂房。到了石窟邊,才知道里面全是大小不一的佛,讓我眼花繚亂。100字日記 qdbyfx.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順著人流,走上臺階,來到奉先寺,盧舍那大佛立刻映入我的眼簾。大佛兩旁佇立著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及二力士。他們有的看上去比較文靜;有的飽經(jīng)滄桑;有的雍容華貴;有的則顯得十分威武。奉先寺的另外八尊大佛也是形態(tài)各不相同,錯落有致!

我靠近盧舍那大佛,仔仔細細地看,他好高啊!果然有十七米高,光是頭部就長達四米,耳朵也很大,將近兩米,比普通人大出一截。只見大佛隨衣掛線,僅用沒幾筆,就顯得樸素無華而又冼練流暢;面頰豐滿又圓潤;頭發(fā)像波浪一樣盤在頭頂;雙眉彎彎,猶如新月;小小的嘴角,略向上翹,帶著一絲笑意,仿佛在說:“歡迎你,小游客!”宛如一弘秋水的雙目流露出安詳與和諧。

順著人流往下走,我回過頭來,繼續(xù)凝視了一會兒,心中頓時升起一股宗教的神秘莫測之感。

望著十幾萬尊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的佛,我想起了古代勞動人民來。那時候,沒有現(xiàn)代技術(shù),硬是靠著無數(shù)的雙手和簡單的勞動工具,才完成了這佛像之國——龍門石窟,這全是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jié)晶。

【第4篇】

這個暑假我去了洛陽龍門石窟游玩,下面就讓我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龍門石窟位于洛陽龍門鎮(zhèn),這個鎮(zhèn)的山上雕刻了許多佛像。這里的佛像精美絕倫,數(shù)量繁多,大大小小也有幾千個,但是奇特的是這兒的佛像卻沒有一個是重復(fù)的,這兒的佛像樣貌是各種各樣的,種類繁多。有慈眉善目的菩薩,有強壯高大的門神,還有飄在天空中的仙女。洞窟里還有精妙絕倫的彩繪,但是歲月是把殺豬刀,因為時間太長,所以彩繪以經(jīng)風化了很多,還有很多佛像是被破四舊時砸掉的,因為當年的封建迷信思想,所以那些人把一部分佛像的頭部給砸了,當然還有很多佛像是被外國人偷運到國外現(xiàn)在存放于外國的博物館。其中就有一對獅子頭在1939年是可能是因為日本人的對華戰(zhàn)爭,也是中國人民最貧窮的時候,力量最薄弱的時候,就有人把這個石獅子偷運往外國,所以造成石像大多數(shù)的缺失。

龍門石窟的精髓,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盧舍那大佛。這個佛是武則天和她的兒子與其他將士出資兩萬貫修的,修的大佛叫如來佛。這個佛最起碼也有六層高,寬也有個15米。十分壯觀大佛的旁邊只要一有空余的位置就會有一個個洞窟,同樣都雕有各種各樣的佛像。這個如來佛的兩邊有兩個強壯的門神,保衛(wèi)著如來佛。而且聽說如來的相貌是按照武則天的樣子打造的,不過是不是真的誰也不知道。

這就是洛陽龍門石窟。我覺的這里的每一尊佛像都像全世界展示著我們中華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是古人給我們留給后人的一項偉大遺產(chǎn),讓我們看到了古代人名的創(chuàng)世之舉。

【第5篇】

千年古都洛陽有很多風景優(yōu)美的旅游勝地,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龍門石窟。

走進標有“龍門”二字的古石門,首先看見的是巍然屹立的龍門大橋。龍門石窟位于伊河兩岸,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歷經(jīng)北魏、北齊、隋、唐、五代、宋等朝代,前后用時400多年建造完成。龍門石窟內(nèi)共有97000余尊佛像、2800余篇題記和碑刻。這些石窟當中,比較有名的是奉先寺、賓陽洞、藥方洞、蓮花洞等。

奉先寺是女皇武則天捐錢修建的。當中最大的盧舍那大佛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將近兩米,慈眉善目,栩栩如生。而蓮花洞中上千個姿態(tài)各異的小佛像,最小的只有兩厘米高,令我對當年的工匠欽佩萬分!遺憾的是,經(jīng)過千百年的風雨洗禮,這些佛像身上的顏色都已脫落,有些還遭到了破壞和盜賣。

從萬佛洞正面看去,一尊菩薩端坐在雙層蓮花寶座上,菩薩身邊各有兩尊佛像,后面有許多小佛像,他們或坐,或側(cè),或手持蓮花,或竊竊私語。最讓人驚嘆的是,萬佛洞的南北兩壁刻有15000尊小佛像,排列整齊,且只有幾厘米高。

走過龍門大橋,遠遠望著那些密密麻麻的佛像,我被深深震撼,真是“滿山石窟稱奇跡,古人汗水造文明”。

本文語音版:

文字:

相關(guān)日記100字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