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我翻開《中華美德頌》這本書,閱讀每一個故事時,就有可能像穿越時空一樣,與書中的主人公對話,看他們?nèi)绾涡南堤煜?,彰顯社會公德;看他們?nèi)绾尉瞎M瘁,弘揚職業(yè)道德;看他們?nèi)绾涡矍闈猓瑐鞒屑彝ッ赖?看他們?nèi)绾涡奚眇B(yǎng)性,光大個人品德。讀了這本書,使我受益非淺。
讀著,讀著,一個小故事映入了我的眼簾,它是那么簡短,那么樸素,寫出了母親對兒女那種純潔無私的愛。
唐山大地震中,營救人員在廢墟的一個生存空間里發(fā)現(xiàn)了一對母嬰。嬰兒面色尚好:有白又嫩的小臉兒上,可愛的大眼睛緊緊地閉著,他睡著了。而一旁的母親卻早已停止了呼吸。在母嬰周圍還有一個搖籃,里面還有未織完的毛衣。當(dāng)人們檢查母親的遺體時,發(fā)現(xiàn)她的十個手指頭上都有洞,才明白了嬰兒為什么能活下來——等待被救援的時間太長了,母親沒有了奶水,便拿織毛衣的針戳破手指,給孩子喝自己的血維持生命······
我潸然淚下,深深震撼了,母親這么偉大,我們應(yīng)該做些什么來報答母親的恩情呢?這時,我想起孟佩杰姐姐的故事。日記100字 qdbyfx.cn原創(chuàng)不易,請大佬高抬貴手!
當(dāng)我還在媽媽懷里撒嬌時,8歲的佩杰就成了家里的頂梁柱。因為養(yǎng)母癱瘓在床,小小的她只得一邊上學(xué),一邊照顧媽媽。面對困境,孟佩杰用稚嫩的肩膀撐起了一片天。為了媽媽,她不知摔了多少跤,燒傷過多少次,但卻從未喊過疼。她覺得,家是一個港灣,有孝心就是不嫌棄,不拋棄,不放棄,用堅守釀造幸福。
這些人,這些事,讓我羞愧不已。因為飯不好吃,就可以對媽媽大發(fā)脾氣;因為生病了而沒來接我,就可以一個星期不理她。比起佩杰來我自嘆不如,發(fā)誓以后一定要孝順母親,以報答她的養(yǎng)育之恩。
血濃于水,親情無價,中華美德是做人之本。讓我們行動起來吧!熱愛祖國,孝敬父母,明禮誠信,自尊自強,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本文語音版: